加快推动宁波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信息来源:市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3-01-18 13:25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疫情为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提供了特殊场景,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催化剂”。近期我们对总部在宁波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了集中调研,发现不少企业善于在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发展制约因素,有必要加强引导扶持,推动宁波平台经济加快发展。

  一、宁波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平台经济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经济重要增长点

  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够集成大量数据资源,利用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开发,并通过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带动本地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增加有效就业。疫情让更多人接受线上消费,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23.6%,比2019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同时,疫情催生和加速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办公、互联网医疗、生鲜电商等领域迅猛发展。

  (二)宁波迎来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良好机遇

  互联网平台经济具有“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业态特征,宁波在龙头企业方面存在显著短板。疫情促成了宁波与拼多多的全面战略合作,以及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意向,给引育超级互联网平台企业或区域总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在消费细分领域和供应链、产业链领域,宁波也表现出巨大发展空间,需注重培育一批“专而精”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三)宁波已拥有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近年来,宁波涌现出海上鲜、小遛共享、铁大大等一批创新型互联网平台企业,深耕“互联网+”渔业、交通出行和跨境物流等领域,表现突出。面对疫情,部分企业逆势增长,表现出很好的市场前景。

  二、宁波互联网平台企业典型案例

  (一)“互联网+”渔业服务平台

  代表企业: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上鲜)

  海上鲜是国内领先运用“北斗+互联网+渔业”的一站式渔业综合服务平台,直接对接出海渔船,提供海产品从捕捞、进港卸货、装箱、运输等全过程追溯,以及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撮合交易、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和海鲜溯源、海洋大数据等服务。目前平台覆盖海南、上海、吉林等40多个城市3万余艘渔船,累计交易额超200亿元,入选国家商务部首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

  复工复产后,海上鲜业务恢复迅速,3月深度撮合交易额、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2.6亿元、1000万元和50万元,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2020年海上鲜计划推出供应链普惠金融服务和海上智慧加油新业务。

  (二)“互联网+”交通出行平台

  代表企业:宁波小遛共享科技有限公司(小遛共享)

  小遛共享是全国唯一一家配备智能头盔的共享电单车平台型企业,主要服务城市1~3公里间短途出行需求。公司现有注册用户超900万个,在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7个城市总计投放8.8万辆共享电单车,2019年营业收入突破2亿元、提供1000多个就业机会。

  当前,小遛共享保持良好发展态势,3月份每日新增注册用户9万以上,日活跃率达8%。2020年小遛共享计划在100个城市累计投放电单车达到50万辆。

  (三)“互联网+”供应链物流平台

  代表企业:宁波西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铁大大)

  铁大大是国内最早专注中欧跨境铁运的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型企业,现已通过海铁、铁铁联运等方式连通欧洲20多个国家,提供覆盖全国以及欧洲全境的铁路拼箱、铁路整箱上门提货/配送服务。公司现有在线客户3000多家,铁路拼箱国内市场份额第一,2019年营收1.6亿元,进出口货值超200亿元。

  2020年一季度,铁大大完成营收5000多万元,同比增长约30%。中欧班列作为目前重要进出口渠道,铁大大正抢抓机遇加大全国布局力度,努力成为更具影响力的跨境供应链物流平台。

  (四)“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代表企业:宁波市鄞州领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囊团)

  智囊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猎头电商平台,已集聚国内1万多家、国外100多家专业猎头机构入驻。2019年实现营收5000万元,客户遍布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成立了杭州、重庆等分公司和国际站。

  疫情发生后,智囊团平台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开投集团、鄞州建工集团等龙头企业快速招募核心高管人才,并组织召开多场在线云招聘会,帮助更多企业解决人才资源短缺问题。

  (五)“互联网+”城市服务平台

  代表企业:宁波易到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啾啾救援)

  啾啾救援是一家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和运营线上路救平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台现已接入救援网点1万家,救援人员5万多名,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100万元,吸纳灵活就业人员超2000人,救援业务连续3年增速超过30%。

  复工复产后,啾啾救援迅速恢复城市救援服务,2月份累计为1000多位车主提供服务,与2019年同期持平。

  (六)“互联网+”制造业采购服务平台

  代表企业:慈溪众车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众车联)

  众车联是以“汽车产业链+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人才资本化”为核心发展路径的产业共享经济平台。以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整合为切入点,依托五大产业子平台和六大服务中心赋能汽车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云集采、供应链金融、云物流、大数据和产业基金等创新服务,着力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2019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带动相关企业产值超100亿元,在线会员企业700余家,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10%~15%。

  2020年一季度,众车联实现新增注册企业200余家。当前,正积极升级交易系统,打通与银行间的支付结算功能,并根据汽配市场形势变化加强自营储备,做好全面恢复产能准备。

  三、宁波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

  互联网平台企业普遍反映宁波商业模式创新氛围不浓,企业获得的相关支持力度不大,资金、市场拓展、本地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制约还较为突出。部分区域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底数不清、政策支持不够精准等问题。

  一是资金方面的制约。互联网平台企业前期需要客流导入和市场布局推广,资金需求较大,但企业属于轻资产,较难获得银行贷款,资金短缺问题较为普遍。智囊团网已获得天使轮和A轮投资,继续做大急需B轮投资。铁大大表示,资金不足制约了企业的战略布局。由于保险公司延长了结算周期,啾啾救援资金压力较大,希望获得信贷支持。

  二是市场拓展方面的制约。宁波不少互联网平台企业处于创业成长阶段,需要加大市场推广,但部分企业在市场推广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小遛共享反映,企业在进入市外省外市场时面临困难,可投放的单车数量被严格控制。海上鲜实施海上智慧加油服务计划,需要协调油库资源。众车联反映,由于没有打通银行间关联结算业务,平台客户端市场推广受到制约。

  三是本地产业链配套的制约。小遛共享提出,由于本地没有合适配套企业,需要从天津雅迪公司采购80%左右的零部件,增加了物流成本。近期,小遛共享积极促成天津雅迪公司在宁波杭州湾新区设立了生产基地,推动了产业链本地化。

  四、当前工作建议

  (一)更加重视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两手抓”。把模式创新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遴选培育一批苗子型成长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总部在宁波、具有发展前景的,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国家、省相关资源倾斜,推动其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二是由相关部门牵头,对全市范围内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摸排,有效掌握宁波互联网平台企业总部机构、分支机构等运营发展情况。

  (二)加强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支持

  一是组织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融资需求的专场对接会。对有潜力的互联网平台企业,给予“一企一策”扶持措施,积极支持铁大大、众车联等企业登陆甬交所、创业板。推动海上鲜等优质企业在主板上市。支持宁波天使投资基金投向有潜力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二是支持金融机构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和贴息贷款,助推平台企业发挥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扶持作用。通过互联网供应链物流平台的金融支持,可以让平台延长外贸企业付款期限,助力外贸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三是协助解决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支付结算问题。积极协调银行机构为宁波互联网平台企业开通网银系统,加强平台与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数据导通,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业务套餐。

  (三)优化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积极支持互联网平台配套企业在宁波落地。协调解决规划、用地、用电、用水等问题,积极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将下游终端产品制造、采购落在宁波,提升产业链本土化比例。

  二是采用更加柔性化管理方式。相关部门要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共享员工”的使用规范问题,加紧研究制定明确具体规定;对共享单车、小店经济发展,给予更加宽容的执法环境。

  三是更好满足互联网平台企业人才需求。适时组织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人才需求对接会。

  (四)提升宁波互联网平台企业影响力

  一是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报道。对疫情期间逆势发展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动市级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二是加大企业线上推广支持力度。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入驻其他线上平台的推广费用给予合理补贴。

  三是在招商引资和城市活动中,加大本土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宣传推介力度。

王明荣  廖绍云  徐  毅

返回】 【打印